搜索到165篇“ 交叠隧道“的相关文章
交叠隧道引起地表及既有隧道变形规律分析
2024年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水平变形的影响较小,需重点关注既有隧道竖向变形和盾构区变形监控工作;随着新建隧道掌子面推进,既有隧道距离掌子面越近处变形速率越大;开挖引起的隧道外地表沉降符合正常开挖沉降规律,即离隧道中心点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开挖至中部时地表变形速率较快,接近稳定阶段开挖时地表变形速率较慢;交叠段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盾构施工现场地表监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仅为4.32 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能为类似工况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肜增湘余炳臻戴灏卿李旋罗学东付超
关键词:地表沉降
小净距交叠隧道掏槽爆破动力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以四川巴中东华山隧道爆破开挖为工程背景,基于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程序,采用不耦合装药方式及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分析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速度场与应力场分布特性,并结合监测数据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掏槽孔角度对隧道爆破开挖动力响应的影响,从15°~75°设置了6组工况,研究既有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既有隧道衬砌的竖向振速最大,可以竖向振速峰值表征结构最大振动特性;既有隧道最大竖向振速位于爆破掌子面后方,最不利截面的最大竖向振速出现在拱底位置;最大主应力峰值主要分布在拱底和左右拱脚处,在左拱脚处产生最大拉应力;掏槽孔与掌子面的夹角越大,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和最大主应力峰值越大,且两者存在明显线性关系。监测点位应重点布置于爆破掌子面后方衬砌的拱底和拱脚处,可通过减小掏槽孔角度达到减弱振动响应的效果;针对依托隧道的地层条件与空间特性,既有隧道衬砌的振速安全阈值为18.17 cm/s。
袁冉李俊晖楚泽元张睿罗春雨
关键词:交叠隧道掏槽爆破动力响应
上下交叠隧道施工竖向变形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交叠隧道施工竖向变形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刚性隔断层和变形修复层;刚性隔断层包括水平依次间隔设置的刚性隔断桩,刚性隔断桩与新建隧道空间呈夹角相交;变形修复层包括水平依次间隔设置的囊袋膨胀管组,囊袋...
杨子汉李水生郑智雄张立何昌杰李凯陈昊
基于FLAC3D的交叠隧道施工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以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东环隧道工程为工程研究背景,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东环隧道工程对货车外绕线太和隧道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盾构掘进、支护施作对铁路隧道结构安全性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交叠隧道施工过程中交叠段存在相互影响,表现为既有隧道交叉段的漏斗段沉降。文章的研究对后续研究交叠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郑君杨斌王微微张琳
关键词:数值模拟交叠隧道
旋喷加固淤泥层近距离交叠隧道施工扰动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上穿既有11号线实测数据,研究了旋喷注浆加固淤泥层内新建隧道近距离、小角度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旋喷桩加固方案,可以较好地控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环境扰动,成功地将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控制在6 mm内,下方临近既有隧道上浮量控制在3 mm内,收敛绝对值控制在3.5 mm内;土压力比(土仓压力和盾构轴线所在位置静止土压力的比值)与盾构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沉降存在显著相关性,当土压力比维持在约1.5时,地表的隆沉不明显;隧道近距离斜交上穿施工引起的下方临近既有隧道产生上浮,上浮影响区域约为开挖线隧道外径的2.5~3.3倍;斜交还引发既有线隧道“斜鸭蛋”变形趋势,“斜鸭蛋”长轴向土体损失区域偏转;双线隧道上穿,引起既有隧道交叠区段的隆沉、竖向、水平向变形过程包含挤压变形、快速发展Ⅰ、趋于稳定Ⅰ、快速发展Ⅱ和趋于稳定Ⅱ这5个阶段。
姜海波狄宏规周顺华
关键词:盾构隧道交叠隧道变形
上下交叠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竖向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交叠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竖向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布设于待新建的新建隧道与最接近的既有隧道之间的上下交叠影响区内,或布设于待新建的新建隧道与其两侧接近的两条既有隧道之间的上下交叠影响区内,包括:沿上下...
郑智雄李水生杨子汉张立何昌杰罗杰峰王晓严
小角度交叠隧道爆破振动响应规律与减振优化研究
在山岭隧道和城市隧道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下穿或临近既有隧道的现象。此时,新建隧道爆破开挖时的振动响应和控制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主流的三种岩体爆破传播学说入手,总结了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响应研究现状,从加速度、...
李俊晖
关键词:交叠隧道爆破施工应力分析减振效果
列车振动荷载下交叠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楚泽元
一种交叠隧道共板修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叠隧道共板修建结构,包括上层隧道和下层隧道;所述上层隧道和下层隧道均为方形双洞隧道;所述上层隧道和所述下层隧道的上下交叠部分为隧道合建段,隧道合建段分为上合建部和下合建部,所述上合建部和所述下合建部...
刘守松肖仕伟蒋林君张帅周益云汪强杨岳张巨有赵光德陈传勇冯开胜范陶冉晴肖智仁卢静杨中亚唐侨贾志伟蹇荣辉赵伟喻寒阳袁豪谢小刚齐俊旭郑路
软流塑地层盾构交叠隧道控制措施研究
2022年
为研究在软流塑地层进行盾构交叠施工过程中隧道过度沉降以及突然失稳的控制措施。以南京地铁5号线三山街站—朝天宫站区间隧道交叠1号线工程为依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软流塑地层盾构施工难点以及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与既有隧道影响机理,根据控制手段与对象的不同,分别提出三种预加固措施:(1)内张钢圈法+洞内微扰动注浆+二次注浆加固(2)双层管棚+水泥土搅拌桩+袖阀管注浆加固(3)MJS工法加固,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控制措施的地表最大沉降值分别为5.11 mm、5.63 mm、8.38 mm,既有隧道最大沉降值分别为4.01 mm、6.67 mm、8.39 mm,方案(1)满足交叠工程沉降控制值;最后,结合最优比选方案的盾构交叠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盾构交叠施工对地表以及既有隧道的实际影响规律,对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隧道的主要沉降区段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此类研究提供依据,也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张伟东
关键词:软流塑地层交叠隧道

相关作者

王渭明
作品数:159被引量:865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交叠隧道 立井 胶结
路林海
作品数:17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交叠隧道 数值模拟 开挖方式 地表沉降 交叠
刘洪洲
作品数:111被引量:90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沉管隧道 公路隧道 沉管 隧道 隧道工程
李强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交叠隧道 近距 青岛地铁 地表沉降 预应力损失
马琳
作品数:18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桥梁 沉管 交叠隧道 横向分布计算 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