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3 篇“ 乙肝五项 “的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 五项 检验结果探究 2024年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五项 临床检查结果。方法 对2021.05年至2023.05年期间入院的70名乙型肝炎病患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五次乙型肝炎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年龄间相关性。结果 (1)根据五项 检测结果,共有61例HbsAg阳性,占总数100%的61%。9例HbsAg阴性,占总数100%的9%。57例抗HBs阳性,占总数100%的57%;13例抗HBs阴性,占总数100%的13%。58例HbeAg阳性,占总数100%的58%。各项目阳性率为87.14%、81.42%、82.85%、78.57%、84.28%。(2)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显示,40~49岁的乙肝 五项 阳性病人较多。结论 乙型肝炎病人接受临床乙肝 五项 检验,对判断其疾病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还可指导临床的治疗,评估其预后。 叶廷廷关键词:乙型肝炎 病情评估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 五项 检验结果观察 2024年 探讨乙肝 五项 (即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等)应用于乙肝 患者的具体价值。方法 以2021年02月-2024年01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乙肝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指定同一名具有高年资、高职称的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为其进行乙肝 五项 检验,记录并分析其乙肝 五项 检验结果(具体涉及单项检验结果、多项检验结果等情况)。结果 100例乙肝 患者均顺利完成乙肝 五项 检验,经分析可知HBsAg阳性所占比例(92.00%)最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100例乙肝 患者临床资料可知,HBsAg、HBeAg、HBsAb阳性(58.00%)所占比例最高,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100例乙肝 患者中,大三阳、小三阳乙肝 患者HBV-DNA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3.10%、68.42%)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 患者积极开展乙肝 五项 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付强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E抗原 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 五项 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2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诊断中乙肝 五项 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乙肝 五项 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不同乙肝 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乙肝 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HBsAg、抗-H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更高,抗-HBs、抗-HBe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更低,P<0.05;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随HBV-DNA含量增加而升高,不同HBV-DNA含量及HBeAg表达,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不同,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 五项 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颇高,加强乙肝 五项 检测对临床乙型肝炎早期诊疗及患者健康保障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姬东波 杨珊珊关键词: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 湖南省助产机构乙肝 五项 室间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湖南省助产机构室间质量评价(EQA)参评单位的乙肝 五项 检测能力,分析七种免疫渗滤层析法试剂的检测效果。方法按照GB/T 20470《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开展2023年湖南省助产机构乙肝 五项 EQA活动;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七种免疫渗滤层析法检测助产机构EQA质评物、医疗机构EQA质评物及临床样本。结果助产机构EQA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LIA、免疫渗滤层析法检测乙肝 五项 的阴性质评物都相符,ELISA法、CLIA法和免疫渗滤层析法检测乙肝 五项 阳性不同浓度质评物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七种免疫渗滤层析法试剂不同项目不同浓度检测效果不同;七种免疫渗滤层析法检测效果:阴性样本都相符,阳性样本不同试剂不同项目不同浓度的检测效果不同。结论湖南省助产机构乙肝 五项 检测能力有待提高,采用免疫渗滤层析法的实验室建议改进方法,受条件限制用此法检测的实验室需要在报告单上标注方法学及各项最低检出量;免疫渗滤层析法七种试剂检测效果不同,建议实验室有针对性地选择试剂。 焦芳艳 焦芳艳 张裕 张裕 周细国 杨丽华 朱浩稳 余启华 朱浩稳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五项 江苏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乙肝 五项 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2年-2021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临床检验实验室乙肝 五项 血清学检测质量。方法对江苏省参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每年开展两次乙肝 血清学试验室间质评活动,汇总分析各基层实验室按照要求上报的乙肝 五项 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2012年-2021年,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5个项目室间质评的满分率分别从72.6%、73.7%、94.2%、82.1%、13.7%提高至100%;合格率分别从94.2%、94.2%、94.2%、90.9%和67.4%提高至100%;2017年-2021年室间质评考核成绩合格率和满分率明显高于2012年-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阳性漏检率分别从9.8%、13.2%、5.8%、16.8%和47.4%降至0%。结论2012年-2021年江苏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层实验室乙肝 五项 血清学整体检测能力显著提高。 周青 林宁 刘帅妹 张瑞金 李孟兰 封婕 黄丽丽 吴玉璘关键词:室间质评 合格率 HBV感染患者HBV-DNA载量与乙肝 五项 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乙肝 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DNA)载量与乙肝 五项 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沛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BV-DNA载量与乙肝 五项 指标检测,并按照其HBV-DNA载量进行分组,分别为<50 IU/mL组69例、50~<10^(4) IU/mL组10例、10^(4)~10^(10) IU/mL组21例,对比3组检测结果。结果10^(4)~10^(10) IU/mL组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a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指标高于50~<10^(4) IU/mL组、<50 IU/mL组,50~<10^(4) IU/mL组各指标水平高于<50 IU/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后显示,HBeAb、HBeAg、HBsAg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0.512、0.549、0.673,P均<0.05)。结论HBV-DNA载量与HBeAb、HBeAg、HBsAg指标之间有正性关联,可为评估HBV感染程度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主淑 关建华关键词: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在检测乙肝 五项 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讨不同方法在检测乙肝 五项 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荔浦市妇幼保健院疑似乙肝 患者(120例)进行乙肝 五项 检测(2023年1月-2023年12月),比较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诊断效能。结果 酶联免疫法各项指标阳性率与诊断效能更高(P<0.05)。结论 通过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 五项 检查,能提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检出率,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中可优先考虑酶联免疫法,以提高乙肝 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酶联免疫法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乙肝 感染者,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乙肝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综合应用两种方法,有助于实现乙肝 的早期诊断和全面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韦太慧关键词:酶联免疫法 金标免疫法 乙肝五项 HBV DNA与乙肝 五项 定量在不同年龄段乙肝 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进展中的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乙肝 病毒(HBV)DNA与乙肝 五项 定量[包括乙肝 表面抗原(HBsAg)、乙肝 表面抗体(HBsAb)、乙肝 e抗原(HBeAg)、乙肝 e抗体(HBeAb)、乙肝 核心抗体(HBcAb)]在HBV感染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差异,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肝硬化、肝癌不同阶段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9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105例)、中年组(46~59岁,128例)和老年组(≥60岁,62例)。比较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及乙肝 五项 定量。结果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明显高于乙肝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0.05)。老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中年患者中,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乙肝 肝硬化、肝癌的病程进展,HBV DNA、HBsAg、HBeAg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监测相关指标趋势对于提示疾病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陈琳 雷琴 柴森茂关键词:乙肝病毒 DNA 不同年龄段 乙肝病毒感染 病情进展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在乙肝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在乙肝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接收的82例疑似乙肝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FQ-PCR实施HBV-DNA检测,同时予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乙肝 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 病毒e抗体(HBeAb)、乙肝 病毒e抗原(HBeAg)、乙肝 表面抗原(HBsAg)、乙肝 表面抗体(HBsAb)],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2例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70.73%(58/82)。82例患者中,组合A(HBcAb+HBeAg+HBsAg阳性)占比91.46%(75/82),组合B(HBeAb+HBsAg阳性)占比63.41%(52/82),组合C(HBcAb+HBeAb+HBsAg阳性)占比37.80%(31/82),组合D(HBcAb+HBeAb+HBsAb阳性)占比6.10%(5/82),组合E(HBeAg+HBsAg阳性)占比64.63%(53/82)。组合A、组合B、组合C、组合D、组合E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3.33%(40/75)、7.69%(4/52)、29.03%(9/31)、40.00%(2/5)、5.66%(3/53),组合A中HBV-DN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项组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检测HBV-DNA联合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诊断乙肝 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单独FQ-PCR检测HBV-DNA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 诊断中,FQ-PCR检测HBV-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 五项 各具优势,积极联合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柯秋莉 梁晓芳 户丹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DNA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乙肝五项 乙肝 患者的临床乙肝 五项 检验结果探析2023年 观察乙肝 五项 检验在乙肝 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100例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期间进行乙肝 五项 检验的乙肝 患者,并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乙肝 五项 检验结果均为阳性,阳性检出率HBsAg (93.00%)最高,其次为抗-HBc(81.00%)、HBeAg(47.00%)、抗-HBs(21.00%)、抗-HBe(20.00%)。(2)阳性率男性HBsAg(59.00%)、HBeAg(30.00%)、抗-HBc(59.00%)、抗-HBs(14.00%)、抗-HBe(17.00%)均高于女性(34.00%、17.00%、22.00%、7.00%、3.00%)。(3)30-39岁群体阳性检出率(64.00%)最高,其次为40-49岁(44.00%)、19-29岁(44.00%)、50-59岁(414.00%)及≥60岁(44.00%),阳性检出率最低的群体为≤18岁(7.00%)。结论 乙肝 五项 检验可为乙肝 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参考,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被临床重视。 张雪莲关键词:乙肝 乙肝五项
相关作者
栾芳 作品数:42 被引量:112 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PRES2蛋白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ZHX2 刘义庆 作品数:136 被引量:600 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丙型肝炎病毒 年龄 张炳昌 作品数:163 被引量:694 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糖类抗原125 变化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 尿液 王勇 作品数:341 被引量:1,591 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耐药性分析 耐药性 心肌梗死 支原体感染 汪明明 作品数:136 被引量:437 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血清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