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6篇“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相关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 2006年
- 1971年Combes等首先描述了第一例病人。该患者具有持续HBsAg抗原血症,其后发生了膜性肾病并在肾活检切片上发现了HBsAg。作者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参与了肾炎发病,从此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
- 谌贻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SAG免疫复合物抗原血症膜性肾病肾活检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被引量:2
- 2003年
- 武永刚缪晓辉张瑞祺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免疫功能失调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被引量:8
- 2001年
- 刘云海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发病机理病理学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被引量:41
- 1996年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郭怡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是常发生在HBV感染的一种疾病。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并论证了HBV抗原对某些肾炎的致病作用,引起各国学者们的重视与研究。1979年以后,HBV感染与肾小...
- 郭怡清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肾炎发病机理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被引量:4
- 1992年
- 谌贻璞
- 关键词:肾炎乙型肝炎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 1991年
- 梁炳学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肾炎
- 83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83例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如浮肿、血压、血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乙肝五项、血白蛋白、血、尿HBV-DNA等)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类型,免疫球蛋白、补体及HBs Ag、HBc Ag的沉积情况,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并分析比较不同肾间质损害HBV-GN患儿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单纯性血尿4例(4.8%);单纯性蛋白尿8例(9.6%);血尿和蛋白尿15例(18%);肾病综合征(NS)56例(67%)。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61例(73.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13例(15.6%),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7例(8.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 PGN)2例(2.4%)。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积分与血、尿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血=0.827,P=0.000,r尿=0.836,P=0.000)。中重度损害组肾组织乙肝病毒标志物以HBs Ag、HBc Ag同时沉积为主,且肾间质、肾小管上皮细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沉积,而轻度损害组、无损害组以HBs Ag沉积为主,且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很少有沉积。结论:儿童HBV-GN发病男高于女,学龄期儿童多见。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以MN为主。血、尿HBV-DNA水平与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程度有关。
- 刘志莹郑卫民彭晓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肾间质损害乙肝病毒DNA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儿肾组织的表达情况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HGF在HBV-GN患儿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对照组(正常肾组织)及50例实验组(HBV-GN患儿)肾组织HGF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指标(血白蛋白、补体C3、24h尿蛋白),分析不同临床类型、病理类型、病毒载量组HBV-GN患儿肾组织HGF表达差异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V-GN组肾组织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组肾小球和肾小管HGF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血尿组表达水平最低,肾炎型NS和血尿、蛋白尿组和单纯性蛋白尿组表达水平居中,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膜性肾病组肾小球和肾小管HGF表达水平高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病毒载量组肾小球和肾小管HGF表达水平低于低病毒载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GF表达水平与血白蛋白和血C3呈正相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结论 HGF可能在HBV-GN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 刘志莹郑卫民彭晓杰杨文萍曾松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肝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儿童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2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中,13例肾炎症肾病,4例单纯性肾病,2例肾炎综合征,1例单纯性蛋白尿。经活检病理诊断:2例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例为膜性肾炎,3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例患者均经中西结合治疗,3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患者部分缓解,1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45.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以膜性肾炎为主,且该病难以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 焦亚彬
- 关键词:肾炎乙型肝炎病毒临床病理分析肾活检
- 阿德福韦酯与中药益肾方汤联用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 2015年
-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与中药益肾方汤加减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3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19例)和对照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肾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近期总有效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68.42%(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中药益肾方汤加减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
- 刘干炎王金象刘永芳徐媖吴慧心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益肾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