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篇“ 主体性缺失“的相关文章
《长恨歌》:自恋、主体性缺失及匮乏需求的关系
2024年
《长恨歌》通过对王琦瑶的形象塑造揭示了上海阶层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存方式。小说把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几个历史节点融进小说的发展脉络,展现了王琦瑶传奇、迷惘而又悲剧的一生。在大起大落、悲喜无常的女性生存中揭示:自恋是一切的因和果,它隐藏在人性底色中不能拔除,继而导致一个个更可悲的连锁反应。自恋、主体性缺失与匮乏需求增强,三者形成了紧密嵌套的因果闭环。过度自恋导致女性主体性缺失,进而使其困在匮乏和索取的低级层面拒绝自体真正成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自恋,导致最终的悲剧。
孙凡迪
关键词:自恋女性主体性
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农民主体性缺失:过程与机制
2024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涉及农村发展的民生政策的实施力度逐渐强化。在此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问题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以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施为表述对象,以“国家—基层政府—农民”关系为分析框架的研究,揭示了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形成过程与内在机制。国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政治任务序列并辅之以明确的政策规定、目标要求和严格的执行规范。面对高强度行政压力和绩效冲动,基层政府将人居环境整治视作常态化中心工作,集中体制内资源、动用诸种行为策略以短期内完成政策任务并规避诸种不确定性行政风险。而在国家权利分配和基层行政主导背景下,村民自治的作用空间被压缩、政策理念与农民认知冲突凸显,农民被有效动员参与政策实施的难度提升,并表现出诸种“不合作”策略。从政策实施中各主体行为过程与逻辑出发,可发现农民主体性缺失的“排斥”和“退出”两种相互促发的形成机制,进而为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农村民生政策实施机制以激发农民主体性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李祖佩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民生政策
赋权理论视角下社区应急治理居民主体性缺失与促进路径
2024年
为深入剖析我国基层社区应急治理中居民主体性缺失的现状,以期推进社区应急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赋权理论视角对居民社区应急治理主体性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个人、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居民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并通过自我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政治赋权6个维度构建提升居民社区应急治理主体性的有效路径。这不仅可增强居民参与应急治理的深度与广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应急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胡建华谢多
日常生活视角下精神康复者的主体性缺失与重构——以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为例
2024年
本文基于日常生活理论,通过对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分析发现,在社区康复服务中,被监控的身体展演、固化的钟表时间以及边缘化的生活空间构成了精神康复者主体性缺失的现实表征;社会工作立足精神康复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优势赋能、意义赋予与价值生产为实践目标,通过身体资本再造、康复故事书写、空间营建与印象管理的实践策略,重构精神康复者的身体自主性、时间创造性和空间能动性,推动精神康复者逐渐从被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客体转变为自主把握生命进程的主体。社会工作以“面向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不仅赋予精神康复者群体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本土社会工作注入了一种“实践自觉”。
祁颖菲
关键词:主体性社会工作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原因及激活对策
2024年
基于农民主体性内涵,发现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因为政治权利保障不足、经济条件缺失、社会保障不充分、农村环境机制不健全导致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提出探索激发农民主体性的路径,激发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鲍成娜张元洁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
中学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基于“读者中心说”视角
2024年
中学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这影响了阅读效果和教学效率。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解读应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并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还能参与和创作文学作品,肯定了读者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从“读者中心说”中获得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针对阅读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转变思想和策略,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基于读者中心理论,探讨了中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及解决策略。
于京弘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体性缺失与工具理性选择:社会工作介入工业园区职工服务的角色困境与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上升期,职工处于“强资本、弱劳动”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参与职工服务成为政府和企业力量的有力补充,经过20余年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形成稳定的服务模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实证调查素材为案例,分别对园区社工服务过程中所承担的支持者、服务提供者、政策影响者、资源整合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在低社会认知、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制度缺位下,园区社工逐渐丧失服务的主体性并趋向于工具理性选择。研究建议,需从服务的信任根基搭建、主体性释放、制度保障建设和组织能力提升4个方面帮助一线社工走出角色困境,向服务的专业化和权威性发展。
华姝姝曾秀兰
关键词:社会工作主体性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缺失与复归
2023年
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和自由的同时,也陷入到了一种新的危机之中,即人的主体性缺失,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颠倒和错置,人的自主性意识被削弱,资本对人的控制进一步加剧。规避这些风险和危机,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正视人工智能的生产性作用;把握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抓住事物本质,扬弃资本逻辑的主导性地位。只有合理利用好智能技术,才可能将人从异化和受支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王文枝
关键词:人工智能主体性
《发条女孩》中后人类的主体性缺失与构建
保罗·巴奇加卢皮 (Paolo Bacigalupi, 1972-)是美国科幻界引人瞩目的新秀作家,被誉为“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当之无愧的接班人”。2009年,巴奇加卢皮的长篇处女作《发条女孩》一经面世就迅速斩获...
李露
关键词:美国小说后人类主体性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2年
在城镇化推动下,当前我国城乡倒置老龄化形势格局不断深化。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长期偏向城市,农村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问题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学界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人口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是从对策视角进行切入,更多关注的是农村“养老资源短缺”及其应对措施,而对农民主体性的重视程度不够,更缺乏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去研究农村养老服务。对此,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结合农民主体性与农民积极参与养老的过程,重点回应如下问题:第一,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在积极参与养老过程中的表现;第二,农民主体性在农民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第三,重塑农民主体性的措施。
曾泉海
关键词:主体性农民主体性

相关作者

黄琳
作品数:54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研究主题:农民 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传统农民 主体性发展
陈学明
作品数:9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主义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主体性缺失 青少年德育 民族主义思潮
熊凤水
作品数:54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婚姻支付 资本下乡 个体本位 家庭本位
刘莉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教育 主体性缺失 中学生 德育 教育行政部门
杨国柱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主体性缺失 农民主体性 农民 哲学角度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