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3篇“ 丹江口水库“的相关文章
多途径多方案复核论证丹江口水库设计洪水
2025年
丹江口水库初设洪水成果偏大,导致汛期运行水位和蓄满率偏低,无法满足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需求。将丹江口水库坝址洪水系列还原并延长至2023年,重新考证历史调查洪水,构建P-Ⅲ型分布/适线法洪水频率分析模型,拟定5种不同方案,复核计算水库设计洪水;结合汉江流域的古洪水资料和可能最大洪水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通过多途径多方案分析和比较论证,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设计洪水的复核成果明显偏小;水库坝址千年一遇设计洪水和万年一遇校核洪水分别为56950 m^(3)/s和70000 m^(3)/s,比初设成果减少了27.91%和40.68%;千年一遇年最大7 d洪量比初设成果减少了21亿m^(3),丹江口上游新建水库又增加了17亿m^(3)的防洪库容。因此,建议丹江口水库夏汛期的汛限水位可调整为163 m,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库蓄满率,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王孟悦郭生练何晓东丁洪亮王伟
关键词:设计洪水洪水频率分析历史洪水古洪水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
2025年
目前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尚不清楚。通过考察丹江口水库消落带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林地和耕地),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裸地、林地和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分别为985±333、798±143、625±175 n/kg,主要聚合物类型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分别占比44.0%、27.2%和11.1%;其中超过75%的微塑料为纤维状,且大约39.5%的微塑料粒径范围分布在50~500μm之间,为主要的粒径范围;丹江口水库消落带土壤中微塑料颜色以蓝色为主,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裸地>林地>耕地的趋势。研究成果对开展水库消落带微塑料污染控制、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杨子薇潘雄林莉陈和春王继保吴伟杰
关键词:消落带土地利用类型水质安全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及影响研究
2024年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库容安全和水质安全是“一泓清水北上”的两大重要保障。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同时关联库容长期有效维持与库区水环境安全,为掌握丹江口水库冲淤状况及对坝下游河道的影响,基于水文、泥沙与河道等全序列原型观测资料,从水库冲淤量沿时程的变化、多维分布特征等方面着手,研究了水库泥沙淤积与坝下游河道冲刷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修建后,汉江、丹江的来沙大部分被拦截于水库中,1961—2020年共计淤积泥沙18.83亿m^(3),150 m以下水库库容减小明显。与此同时,汉江中下游河道发生了长距离的持续冲刷,1978—2020年平滩河床总体冲刷10.75亿m^(3),冲刷强度由上游至下游逐步减小。
熊明陈柯兵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库淤积河道冲淤河床演变
丹江口水库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被引量:2
2024年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需要提高丹江口水库管理保护能力。在用水需求逐渐增加、来水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引汉济渭、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运等形势下,水源地流域内外供水能力受到考验。在总结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库区管理实践三方面成效基础上,梳理库区管理当前存在的法规体系协调适用度不足、体制机制亟待优化、长效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监测监控网络尚不健全、技术储备欠缺等问题。探究问题原因及根源,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以及丹江口水库的战略定位,提出尽快修订完善《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创新汉江流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丹江口水源地保护补偿与投入长效机制、打造数字孪生丹江口水源地监管平台、提升水源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支撑能力等对策建议,为促进丹江口水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刘正兵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库区管理法治建设
湖北·丹江口水库:一泓清水润北方
2024年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干秋。”镌刻在丹江口大坝坝堤上的十二个字,见证了澄澈的碧水从这里起步,出陶岔、过哑口、飞渡槽、钻暗涵,奔流干余公里,一路北上润泽京津冀豫。
石晓宇曹国军陈孝军
关键词:丹江口大坝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暗涵渡槽京津冀
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平滑修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准确的入库流量计算是科学开展水库调度的重要基础。针对反推入库流量存在的剧烈跳动现象,开展了入库流量推求方法研究,论述了常用推求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聚焦丹江口水库库容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针对反推时段数目、滑动平均算法及坝前水位代表性等影响静库容反推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比选提出了适用于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流量平滑修正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采用库容反推法,耦合6 h反推、6 h滑动、多站水位算数平均值作为坝前水位可获得兼具准确性和平滑性的入库流量计算结果。所提方法在保证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同时,入库过程方差更小、平滑度更高,可为丹江口水库科学精细化调度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曾凡林牛文静张成孝严方家邢雯慧
关键词:水量平衡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协同管理及思考
2024年
做好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管理是保障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持续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益的必要手段。目前,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管理中已构建了在河长制框架下“县-乡-村”网格化政企协同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然而这种方式更强调对不合适的消落区利用方式的事后处理,且未能充分发挥消落区的资源属性,不利于长效运行。针对当前消落区管理中的不足,对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合适的保护利用模式进行探索,对农业种植、围网保护、绿色开发以及无污染的中草药、经果林种植这4种代表模式的污染物排放、经济投入/效益、地方和群众参与积极性以及管理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种植模式的污染风险大,围网保护面临着日常的保护和维护难题,绿色开发措施的水生态环境影响尚不清晰,因此建议以无污染的中草药、经果林种植结合围网保护的方式对库区消落区土地进行利用,发挥消落区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从根本上减少违规利用方式。
曹俊启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协同管理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
2024年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为切实保障水库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依据水利部关于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有关技术要求,总结了丹江口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丹江口水库支撑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标准化管理和数字孪生汉江流域、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成果,推进监管全覆盖、掌握全要素、管控全天候、管理全周期“四全”管理,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制“四制(治)体系”,预报精准化、预警提前化、预演数字化、预案科学化“四预”措施,及时除险、定期体检、强化维护、保障安全“四管”工作等,提出全面构建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主要建设内容,并结合工程运行管理实践明确了矩阵建设主要工作。
付建军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
丹江口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及应用
综合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面临的本流域及跨流域用水矛盾,为充分发挥丹江口水库综合兴利效益,本文以综合供水保证率最大、多年平均发电量最大、多年平均弃水量最小、供水保证率均衡为目标,建立丹江口水库供水-发电-效率-均...
李纪辉张睿鲁春辉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
丹江口水库运行期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2024年
汉江流域上游已建成投运诸多水库及引调水工程,显著改变了汉江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导致洪水资料序列的非一致性。现将洪水系列资料延长至2023年,开展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以水库系数和调水工程系数作为协变量,建立时变P-Ⅲ分布模型,定量估算丹江口水库运行期的设计洪水,并与原设计成果对比。结果表明:所选协变量符合水文客观规律,均可反映上游水利工程调蓄对丹江口坝址设计洪水的影响;丹江口水库运行期1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和7 d洪量较原设计成果均削减31%左右;汉江上游水库调蓄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调水工程更加显著。由于丹江口水库运行期设计洪量显著减少,在防洪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可酌情提高水库的运行水位,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发电量,还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库蓄满率。
钟斯睿郭生练谢雨祚何晓东丁洪亮王伟
关键词:设计洪水洪水频率分析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

相关作者

郭生练
作品数:605被引量:4,971H指数:3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梯级水库 设计洪水 COPULA函数 三峡水库 水库
赵同谦
作品数:175被引量:3,983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丹江口水库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滨河湿地 生态系统 干沉降
尹炜
作品数:182被引量:1,311H指数:20
供职机构: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丹江口水库 面源污染 人工湿地 丹江口库区 南水北调
刘素梅
作品数:45被引量:228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丹江口水库 水库诱发地震 丹江口库区 应变场 诱发地震
徐礼华
作品数:230被引量:1,370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钢管混凝土 混杂纤维 超高性能混凝土 有限元分析 丹江口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