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24篇“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相关文章
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的中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化学分析手段的进步及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已成为效研究的重要内容。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血清物化学在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与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6
2019年
1供体动物种属的选择不同种属动物的血清成分不同,目前体外实验中,含血清供体动物以大鼠、家兔、豚鼠居多[2],不仅因为它们的血量丰富,容易获得,还因为他们与人类的生物特性较为接近。血清成分成分复杂,其组成成份虽大部分已知,但还有一部分尚不清楚,为了避免个体差异,供体动物应选择雌雄各半,4只以上进行实验。
李若飞于春萍兰丁璇付子杰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8年
中药中药复方研究制剂已成为中医与国际质量标准相接轨的重要桎梏。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理化学相结合,成为中医复方发展最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综述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条件和血清药理学发展,以期将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更多地应用于中药及复方的药理和机制研究中,为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价方法。
卢磊刘晓丹张培影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学者都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复方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对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动物的选择、给方案、采血方案、血清灭活与保存、对照组的设定与血清的添加量、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血清药理学中药体外效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陈健媚郭姣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体外实验药效学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浆药理学应用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1988年,日本国东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但随着该方法的广泛应用,不少问题凸显出来,2008年,贺石林创立"血浆药理学"方法,提出在一些研究中,血浆药理学的效果优于血清药理学。对血清药理学和血浆药理学进行比较,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综述。
林泽苗钟佳贤李青南
关键词: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
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方法的头花蓼抗炎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头花蓼含血清的抗炎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的物质基础,了解头花蓼的抗炎作用及其直接发挥效的物质。  方法:以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为基本方法,以大鼠为含血清的供体,采用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
徐丹
关键词:头花蓼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药效物质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被引量:58
2015年
对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主要包括含血清效的关系、含血清的制备和血清物化学对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作用。总结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在体外效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设想中药血清指纹图谱与微透析采样技术的合理联用,推动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的发展。
张灵娜林兵宋洪涛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微透析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阐述中药血清药理学在中医基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如何确立最佳实验方案,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主要从血清药理学方法中的实验动物、给途径、剂量、方案、采血时间、血清灭活与保存、血清添加量和对照组的设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细化和完善,使中药及其复方这种复杂物的研究具备更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但是该方法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尚待规范,同时,其在注重研究效的基础上也应该对血清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论:中药血清药理学在抗肿瘤、心血管、免疫、消化系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应用,如对其缺陷加以改进,定能为中药研究的发展探索出一系列新的科学方法。
陈宁宋冬雪凌娜徐昶儒
关键词:血清体外实验中药复方
中药血清药理学在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中的运用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骨质疏松症(0P)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全身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并导致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高。0P发生的机制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在骨的重建过程中无法完全修复被吸收的骨质,使其骨量不断减少,骨质下降。因此,治疗0P的关键是促进成骨细胞(0B)的成骨过程,缓解破骨细胞(Oc)的破骨过程。
张戎冯小辉
关键词:中药血清骨质疏松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中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研究的核心,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机体作用的协同性,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制约中医现代化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1]。寻找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阐明中药效物质基础,一直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这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新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医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相关领域和主题的重要内容[2]。现今国内外中药效物质基础的主流研究模式是化学分离后逐个进行活性测试或活性导向下的追踪分离[3],所确定的成分是否是效的代表性成分有待商榷[4]。首先,中药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体系,所体现的治疗效果也往往是多种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整合结果,这也是中药的特色和优势[5],
安莉萍窦志华候金燕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血清指纹图谱

相关作者

王一涛
作品数:364被引量:4,181H指数:35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药血清药理学 中药质量
周明眉
作品数:66被引量:1,03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药血清药理学 代谢组学 大川芎方 中药复方 钙通道阻滞作用
姜远平
作品数:11被引量:275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血清药理学 钙通道阻滞作用 含药血清 研究方法 5-HT
陈槐卿
作品数:303被引量:1,556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研究主题: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流体切应力 血管内皮细胞 红细胞
崔晓兰
作品数:228被引量:1,29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病毒性肺炎 甲型流感病毒 中药 人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