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64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前提。文章从理论层面、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维度,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展开深度思考,以此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流脉、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在理论层面,理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领的理论基础;在认识层面,从完善相关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工作理念、注重时度效三方面进行阐释;在实践层面,则重点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挖掘文化资源、铸牢四个自信等进行论证。
唐立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文化自信
“智能传播”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引领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智能传播”的视域下,探讨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通过明确价值导向、强化技术赋能、完善制度保障及优化传播内容等策略,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龙亚芳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生成逻辑探析
2023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与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表达,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特征。这一科学性的生成有其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蕴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的吸收发展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支撑。
彭亮
关键词:生成逻辑
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2023年
人工智能的革新与升级使其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人工智能作为赋能手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的实体、客体、载体产生重要影响。为推动人工智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的深度赋能,必须遵循人机协同、道器相济、视域交融的方法,以机制的构建为赋能提供保障,以技术的优化为赋能提供支持,以对人的关注为赋能提供动力,以价值的强调为赋能提供实效,由此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的原则性、智慧性、人本性与时代性。
王莹王安平
关键词:人工智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观念”“物质”和“现实”内容被引量:3
202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序推进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保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一环乃是厘清并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学界虽然就如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却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作深入、系统的梳理。对此,我们需要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把握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就是不仅把“观念”的意识形态视为意识形态,而且把“物质”的意识形态和“现实”的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内容来考察。这是因为,“观念”的意识形态不仅产生于“物质”的意识形态,而且依赖于“物质”的意识形态而存在,并且无论是“观念”的意识形态还是“物质”的意识形态,它们缺了主体这一“现实”的维度都无法正常运作。总之,不论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还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言,“观念”的、“物质”的和“现实”的意识形态都是支撑它们运作的关键。基于此,从广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三大内容:一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的“观念”内容;二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以及教育系统、传播系统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组成的“物质”内容;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主体及其实践活动所构成的能使意识形态具有“活力”的“现实”内容。三大内容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寇清杰李萍萍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色及话语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特色,包括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唯物主义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色为其话语建设提供了“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话互动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价值效验切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有效路径。
沈定军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融入社会心理因素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切实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成为党的重要工作目标。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存在着辩证关系,社会心理的变化对意识形态安全和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在理论上,要总结意识形态建设融入社会心理因素的历史经验,借鉴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研究的理论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理解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要把社会心理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建设体系,综合把握和运用社会心理策略,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实效性提升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协同发展。
左路平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心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实践,新实践需要新理论。新时代新理论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予以呈现和话语体系予以支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话语是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表达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郭婷瑶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
文献传递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与政治外交、经济实力、文化力量、军事能力等融为一体,承担着引领社会、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从胜利走向胜利”,党始终...
董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还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建立在社会物质基础之上,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
马晓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祝黄河
作品数:42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以来
王卫兵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视阈 意识形态
徐涛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刘志飞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和合文化
方来武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恩格斯 历史合力论 公民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