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7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11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理想是目标和导向。我们要以共同理想为引导来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王倩
关键词:社会主义人民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1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沈华芬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青年认同机制
2024年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是其实现的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其独特的价值对新时代新青年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新时代新青年又以其信念、创新能力、社会担当与文化传承的观念与行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通过动力驱动机制、价值引领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社会联动机制、实践转化机制能够进一步实现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念认同、行动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青年的引领和教化作用,促进青年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王琳刘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
2022年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从而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坚定大学生实现国家富强的信心,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有效手段。所以,高校应将共同理想融入思政课程、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营造优质校园文化环境、占领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强化共同理想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房楠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互联网+”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播主体建设
2021年
“互联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使其传播渠道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渗透力更强,能够满足更多传播主体的参与需求,也能够唤醒大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传播意识。“互联网+”以兼容拓展的辩证理性思维方式,引导着不同传播主体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播的责任。在“互联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播主体双向互动关系的作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路径探索将会有更多选择。
吴越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被引量:4
2021年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共产主义最高纲领与不同阶段最低纲领辩证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其是科学真理性与客观必然性的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统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刘熙瑞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高纲领最低纲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被引量:2
2020年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应章节: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学情分析与教学思想:本专题是教材最后一章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有教师会简单化甚至直接忽略这一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老师觉得在现时代谈论共产主义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论自信来说服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老师觉得共产主义本来就是教材的一个尾巴,应该将重点放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闫方洁
关键词:课程名称学情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崇高理想不合时宜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20年
一、主题名称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二、教学课时本节课教学内容为3学时(135分钟)。三、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分析(1)知识分析:"世外桃源式"与"宗教式"思维方式是学生理解共产主义时的常见误区,这种解读方式将共产主义信仰全然抛向未来,未能与当前社会实践建立起合理关系。
田明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知识构成共产主义信仰崇高理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其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昭示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共同理想反映和代表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共同愿景、...
黄东桂黄盈盈
文献传递
共同理想的生成逻辑和发展实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成和实践要求被引量:2
2019年
共同理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人的存在及个人理想是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理想根源于人的社会本质属性,依赖社会生产力的驱动和发展实践,是人们真理认识和价值追求的统一。由于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及共同体成员利益,因而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追求。共同理想通常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历经漫长的历史选择、检验、确立和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长期历史选择、国情选择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对共同理想的践行和追求,需要人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深化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坚定对共同理想的信念,需要激发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形成自觉推动和实现共同理想的历史合力。
张毅翔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生成逻辑

相关作者

侯惠勤
作品数:204被引量:1,97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普世价值 社会主义
辛向阳
作品数:591被引量:2,60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蒋巧红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意识形态 崇高性 连续性 现实性
梁永艺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贺州市委组织部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青年学生
左鹏
作品数:108被引量:5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