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155篇“ 中国旅游“的相关文章
- 近二十年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 2025年
- 旅游地品牌建设是提升地方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CNKI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612篇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研究文献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 Space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近二十年来国内旅游地品牌建设的研究脉络和趋势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自2000年起逐渐引起国内学者关注,2000—2022年发文量总体呈现曲折式增长趋势。(2)研究热点围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冬奥会等不同主体类型,基于品牌构建的不同过程展开,城市旅游品牌建设备受关注。(3)跨机构、不同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足,缺乏跨学科的旅游地品牌研究成果。(4)未来研究中,一要推动旅游地品牌的跨学科研究,借助数理模型和量化方法,实现对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现有热点的纵向挖掘;二要积极拓展横向的研究范围,把握以冰雪项目为主的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目的地品牌建设等潜在趋势,立足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完善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内容体系。
- 陈楠李博周健美
- 关键词:旅游地品牌
- 中国旅游景区碳排放特征的元分析
- 2024年
- 旅游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双碳”目标下,旅游碳排放量测算是减碳减排的基础,也是发展可持续旅游的前提。本文根据现有研究,使用元分析,基于2022年之前关于国内景区碳排放研究的相关数据,运用可视化方法、SPSS相关分析等,分析景区游客人均碳排放和景区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2010年为节点,随时间的推移,研究区数量和景区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前景区的平均人均碳排放为23.47 kg人^(-1),2010年后升为55.29 kg人^(-1);(2)在不同类型的景区中,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大小排序为:自然类>混合类>人文类,其中,自然类景区的人均碳排放量为66.13 kg人^(-1);(3)对影响人均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人均碳排放量与景区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景区面积越大,人均碳排放量越大;(4)旅游线路中行程天数的增加会导致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不同客源地、宾馆类型和交通方式等也是影响人均碳排放量的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景区制定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 冯文静魏云洁孔磊刘敏华
- 关键词:旅游景区
- 中国旅游发展动态演进及驱动效应研究
- 2024年
- 为了全面评估中国旅游业2010年至2020年的发展轨迹及其驱动因素,通过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和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主导因素,同时交通便利性、文化资源及自然环境也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区域间协调发展策略,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 何情
-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
- 中国旅游市场发展与监管报告 2023
- 本书围绕中国旅游市场监管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精选案例,认真收集相关数据,分别对旅行社服务中的“不合理低价”游、导游人员强迫购物或参加另行付费项目、旅游执法的行、刑对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中的各类案件进...
- 邹统钎
- 中国旅游文化融入导游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2024年
- 本论文以CBI内容依托为理论视角,探究如何将中国旅游文化融入导游日语课程,体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提升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 葛燕
- 关键词:中国旅游文化
-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 2024年
-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旅游交通碳排放与旅游活动碳排放是旅游碳排放主要来源;旅游消费水平与游客规模是旅游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因素;旅游能源结构与旅游能源强度对旅游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 邹利林刘佳玲王建英
- 关键词:碳排放旅游业LMDI模型
- 中国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 2024年
- 旅游经济韧性和旅游发展质量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旅游经济快速恢复并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9—2019年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进行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PVAR模型等方法探究二者关系。结果表明:(1)各省区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水平稳步上升,两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水平总体显著提升,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高度协调区数量大幅增长并向内陆扩张,极度协调区始终位于东部沿海一线;耦合协调亚类型划分中,“低度协调—旅游经济韧性滞后型”省区数量缩减最为明显,中度协调类型省区中旅游经济韧性滞后问题始终广泛存在,“高度协调—旅游经济韧性滞后型”省区数量显著增加,广东成为唯一“极度协调—旅游发展质量滞后型”省区。(3)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存在全局空间集聚现象且逐步增强;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各类型集聚区整体变化不大,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4)在互动关系方面,分别以全国范围和东部、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时发现,旅游发展质量对旅游经济韧性存在单向正面效应,而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对旅游发展质量起单向促进作用。
- 蔡超岳唐健雄何庆
-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PVAR模型
- 中国旅游业复苏研究:理论框架、趋势特征与对策建议被引量:2
- 2024年
-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旅游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疫情转段后我国旅游业复苏态势作出学理解释,并分别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第一手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显示:旅游业复苏的宏观趋势是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复苏主力,重要节假日市场带动整体复苏,入境旅游市场复苏形势优于出境旅游;旅游业复苏的微观特征为个人及家庭旅游消费明显回暖,自然观光游等产品更受青睐,旅游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上平台,旅游交通和目的地信息等公共服务较受关注,游客整体满意度高但购物和旅行社评价偏低;旅游业复苏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旅游时间高度集中于法定节假日,旅游消费结构不均衡,行业复苏基础不牢固,市场预期需进一步增强。为此,短期内要巩固扩大旅游市场复苏趋势,长期要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旅游业价值,并针对痛点和堵点优化治理环境。
- 宋瑞冯珺
- 关键词:旅游消费市场中国旅游业
- 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战略路径
- 2024年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力推动旅游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路径。纵观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其先后经历了开放驱动、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3个发展阶段,虽已取得一定历史性成就,但仍存在资源与市场不适配、投入产出比不高效和旅游形态与产业链不吻合等发展瓶颈。新时代背景下,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逆周期和跨周期的重要引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新使命。对此,文章聚焦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和旅游区域高质量发展3大重点任务,从制度改革创新、业态转型升级和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并为我国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 王佳莹张辉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走上自主之路: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转换
- 2024年
- 文章采用主客体关系范式,对40多年来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演变予以梳理,旨在为旅游学进一步繁荣提供一个反思性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文章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旅游市场从入境市场“一元”向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三元”的连续发育,中国的旅游研究发生了3个面相上的转换,即从旅游资源到旅游市场再到生活质量的学科核心问题转移,从概念移植到理论引进再到本土化创新的学科技术拓展,从行业指向到学科内部指向再到社会指向的学科传播转向。面相转换隐含从“社会合法性”到“知识合法性”的逻辑进路,体现着旅游学科的自主性诉求,同时引起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分化。与自主化相伴而来的内卷化和碎片化,滋生唯智主义偏见和学究谬误,加剧了旅游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有碍于旅游学的健康发展。为了创建一个有生命力的旅游学术共同体,借鉴布洛维的社会学类型分析框架,文章提出将旅游学区分为专业旅游学、政策旅游学、批判旅游学和公共旅游学4种有机联系的研究形态,其中,专业旅游学是一切旅游学的基础,其强盛需要其他旅游学的支撑,而发育批判旅游学是实现旅游学术共同体价值弥合的必由之路。
- 马波
- 关键词:自主性知识合法性
相关作者
- 王凯

- 作品数:194被引量:1,947H指数:27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业 旅游 中国旅游业 碳排放 武陵山
- 保继刚

- 作品数:331被引量:9,869H指数:6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 中国旅游 主题公园
- 张广瑞

- 作品数:71被引量:8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业 旅游发展 旅游者 中国旅游发展 国际旅游业
- 吴必虎

- 作品数:284被引量:9,867H指数:5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研究 旅游业 空间结构 中国旅游
- 张凌云

- 作品数:99被引量:2,27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业 学术共同体 旅游学 学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