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56篇“ 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文章
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分布特点与其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不同中医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小儿肺炎中医与发病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各年龄段、各季节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不同中医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不同中医肺炎患儿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存在差异。结论小儿肺炎主要感染病原体为细菌,其次为肺炎支原体,中医与病原体分布及年龄、季节均具有密切关系。
郑楷沅郭彩鸽陈团营
关键词:肺炎病原体中医证型年龄
大肠息肉患者病例特点和中医分布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医分布及焦虑抑郁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200例(息肉组)和肠道未见异常者100例(非息肉组),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对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中医,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烟酒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同时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以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方面,息肉组与非息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具体表现为,息肉组以男性为主(63.5%),而非息肉组以女性为主(58.0%),说明相比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更易患大肠息肉;年龄方面,息肉组以51~60岁年龄段为主(36.0%),非息肉组以41~50岁年龄段为主(38.0%),说明息肉组的平均年龄较非息肉组大;另外,息肉组的肥胖(BMI≥28.0 kg/m2)、吸烟、饮酒人数占比均较非息肉组高。(2)息肉情况方面,大肠息肉多发病于左半结肠,占息肉组的53.5%;腺瘤性息肉占所有息肉病理类的57.0%;肠息肉大小以<1.0 cm为主,占所有息肉的81.5%;单发性肠息肉占45.5%,多发性肠息肉占54.5%,说明大肠息肉仍以多发为主。(3)中医分布方面,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脾虚湿滞93例(46.5%),大肠湿热59例(29.5%),肝郁气滞27例(13.5%),湿瘀阻滞21例(10.5%)。不同性别、年龄、BMI和饮酒情况的大肠息肉患者中医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吸烟情况的大肠息肉患者中医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发病部位、息肉数目、病理类的大肠息肉患者中医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息肉大小的大肠息肉患者中医分布比较,差�
李志青欧泽莹古越鸣梁民联杨锦辉马新蕾
关键词:大肠息肉病例特点中医证型大肠湿热证焦虑抑郁
结直肠息肉病例特点与中医分布及其与高脂血症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病例特点、中医分布及其与高脂血症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174例和肠道未见异常者(非息肉组)87例,收集其相关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脂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硬化指数(AI)]、是否有脂肪肝以及肠息肉的发病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等数据,并对息肉组患者进行中医,统计并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病例特点、中医分布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结果】(1)息肉组和非息肉组患者均以41~60岁年龄段为主,前者占59.8%,后者占49.4%,2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息肉发病部位多位于左半结肠,占63.2%;息肉数量以单发为主,占69.0%;息肉大小以1~10 mm为主,占90.2%;息肉类以非腺瘤性息肉为主,占51.1%。(3)息肉组患者的中医主要为脾虚湿滞,占44.8%;其次为大肠湿热,占30.5%。(4)不同中医的BMI、糖尿病史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中医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脂肪肝史以及息肉发病部位、数量、大小、病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息肉组患者的高脂血症占比明显高于非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息肉组的TC、TG、LDL-C及AI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发病部位的TC、LDL-C水平及不同中医的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不同临床特征(包括息肉发病部位、数量、息肉大小、病理类)及中医
郭婉莎李志青周美华董明国卢晓敏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病例特点中医证型大肠湿热证高脂血症
慢性咽炎患者的中医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慢性咽炎患者流行病学及中医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地区慢性咽炎患者476例,总结中医分布特点,分析与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咽炎患者分布中,肺肾阴虚112例(23.53%),脾气虚弱120例(25.21%),脾肾阳虚58例(12.18%),痰瘀互结186例(39.08%)。不同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具有差异,脾肾阳虚者年龄最高,痰瘀互结者病程最长。分布与性别及饮酒史具有相关性,与吸烟史不具有相关性,其中男性以痰瘀互结最多见,女性以肺肾阴虚最多见,吸烟及饮酒者均以痰瘀互结最多见。结论痰瘀互结是深圳地区慢性咽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年龄、病程、性别及饮酒史对该地区慢性咽炎的中医分布均有影响。
杨素娟洪冬冬刘沁东岑经途杨龙阮岩郭绍举刘元献
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痰瘀互结证
97例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分布及预后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论治,并酌情选用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治疗至少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分布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肝郁血瘀和肝肾阴虚;②暴露组1年生存率(45.8%,22/48)和1年半生存率(36.2%,17/47)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34.9%,15/43)和1年半生存率(19.5%,8/4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露组2年生存率(27.9%,12/43)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10.3%,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和基线症状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和ECOG P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中医论治对中晚期不可切除PLC患者的生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袁菊花崔宁郝腾腾吴娇邹建华徐晓华李刘生吴煜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预后因素分析
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分布与营养状况、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分布与营养状况、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如皋市中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规范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情况为条件进行分组,即稳定期(64例)和急性加重期(32例),收集并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中医,检测并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稳定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为(25.35±1.02)kg∕m2,高于急性加重期(23.85±0.79)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P=0.017);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占比(20.31%)低于急性加重期(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6,P=0.007)。稳定期患者中医见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急性加重期见痰热壅肺、痰浊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24.05±1.52)g∕L、(111.25±16.38)mg∕L、(1.80±0.32)g∕L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21.31±1.13)g∕L、(86.25±13.65)mg∕L、(1.61±0.2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8,7.434,2.827,P<0.05);稳定期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值流速(PEF)水平分别为(0.78±0.30)L、(1.82±0.36)L、(3.85±0.85)L∕s,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0.63±0.26)L、(1.60±0.31)L、(3.42±0.72)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2.951,2.454,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BMI、营养指标、肺功能指标均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营养水平、中医及肺功能是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时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肺功能水平,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营养,提高肺功能,从而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顾燚娟孙敏杨晔李莎莎
关键词:中医证型营养肺功能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及中医分布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因子分析探索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血清生化指标及中医分布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2021年1月—2021年5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65例患者为研究组,65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建立首诊血清生化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法评价各指标的主成分,并进一步确定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研究组65例进行中医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急性胰腺炎血清生化指标经因子分析后,提取到5个成分,敏感性指标排序依次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白细胞、淀粉酶、脂肪酶、谷草转氨酶。急性胰腺炎中医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腑实热结,瘀毒互结,内闭外脱。结论利用因子分析可以揭示急性胰腺炎血清生化指标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提供了依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白细胞、淀粉酶、脂肪酶、谷草转氨酶可作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重要血清生化指标。急性胰腺炎中医分布以肝郁气滞最为常见,是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常见
胡卫敏马小兵王喜霞袁敏惠苏彦娥周嘉迪马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
肠癌高凝状态的中医分布规律及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血液高凝状态中医分布规律,以及凝血各项指标与中医、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有无相关性。方法: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22-2024年结直肠恶性肿瘤血液高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医分布特点,并分析年龄、中医、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因素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在是否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PT两组之间P=0.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行化疗治疗的患者中,APTT两组之间P=0.04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高凝状态患者中,既往行手术治疗对PT存在一定的影响性;既往进行过化疗对APTT存在影响。而FIB与结直肠癌各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反映了血液高凝状态与不同中医病机在客观指标上的差异。
唐宇莹高宏
关键词:结直肠癌高凝状态中医证型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医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中医分布特征及与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92例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APD治疗且时间大于3个月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肾性贫血组(n=274)和非肾性贫血组(n=292),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等因素的关系,并观察肾性贫血组中医特征。结果:所有患者中本虚、标实分布分别以脾肾气虚、血瘀占比最多。透析龄、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血白蛋白、血总钙、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素、血红蛋白在本虚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素在标实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白蛋白是CA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是CA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血白蛋白预测CAPD合并肾性贫血的最佳截断值为33.95 g/L,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灵敏度为68.6%,特异性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预测CAPD合并肾性贫血的最佳截断值为638.10μmol/L,AUC为0.722,灵敏度为69.7%,特异性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预测CAPD合并肾性贫血的AUC为0.889,灵敏度为89.9%,特异性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肾性贫血患者中医分布以脾肾气虚、血瘀为主,透析龄、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血白蛋白、血总钙、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素、血红蛋白在中医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性。血白蛋白、血肌酐可作为预测CAPD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指标之一,且二者联合检测准确度更高。
葛永王亿平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肾性贫血中医证型
2糖尿病中医分布研究进展
2024年
2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世界范围内的最常见的健康难题。中医各代医家将T2DM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并进行分论治。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于中医药治疗单一的消渴病,而少数研究则对消渴病中医进行归纳总结,故本文从消渴病中医分布的角度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高晓丁邓德强
关键词:2型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证型

相关作者

吴万垠
作品数:297被引量:1,520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扶正抗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性肝癌
河文峰
作品数:66被引量:3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扶正抗癌方 吉非替尼治疗
廖桂雅
作品数:55被引量:25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扶正抗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治疗
龙顺钦
作品数:123被引量:48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扶正抗癌方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治疗
郁超
作品数:181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炎 晚期前列腺癌 临床疗效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