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两个决不会“的相关文章
两个决不会”的误译与社会制度更替的生产力条件
2023年
两个决不会”的通行说法认为只要“能容纳的生产力还能发挥”则旧的社会就不会灭亡,只要“物质条件不成熟”新的生产关系就不会出现,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经济制度关系的理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制度关系原理,与“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实现途径、实现时机等理论相矛盾,违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会严重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运动。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不会”翻译错误。马克思“两个不会”或“两个生产力条件”的原意是,一个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到足以使之消亡之前不会消失,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生存条件形成之前不会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即社会制度更替的生产力条件是“生产力发展足够”和“物质条件形成”。
李济广
关键词:两个决不会共产主义运动
论“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
2022年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作为科学的理论,昭示着未来的方向。鉴于这两个理论的重要性,学界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对于二者的发展沿革,尤其是关系的讨论极为热烈,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定论,包括替代论和补充论两种。即便如此,二者的存在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刘晓彤
马克思资本分析框架中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2022年
两个必然”思想对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趋势的论断,“两个决不会”思想对新社会形式取代旧社会形式条件性、长期性等的剖析,二者并非建立在马克思“以上帝视角”对人类社会运演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而恰形成于马克思对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阶级情况科学探究中。正是马克思终其一生对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系统深入研究,“两个必然”思想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才得以自洽。全面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从“艺术的整体”角度对资本的不懈探索。泛泛地从纯哲学或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审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无助于对前者准确把握。
陈广亮朱慧勇
关键词:资本两个决不会
补充修正还是过度阐释——“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修正?
2022年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断。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补充、修正、完善甚至替代。文章认为,这种看法是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本意的一种过度阐释。从文本考察,马克思恩格斯从未有过这种观点。“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如一的观点。“两个决不会”是《序言》中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总概括,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以这个普遍规律作为前提,《序言》论述了“人类社会史前时期”的告终,即“两个必然”。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人为地拼凑在同一个认识视阈内,构成一个所谓相对完满的体系,是牵强的。
秦益成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启示
2022年
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现实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要正视社会主义的复杂性、长期性,明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发展会一路畅通,消除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自然而然地产生,非资本主义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国际上要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系统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正确把握资本的特性与规律,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贡献与不足。在国内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让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郭广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
两个决裂”与“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和现实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决裂"跟"两个必然"的思想一样规定着共产党人之初心、使命和最高价值追求。"两个决裂"本质上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并在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实现与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传统观念体系的彻底决裂,因此"两个决裂"规定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对象和核心内容。在"两个决裂"中,与私有制彻底决裂具有决定未来社会制度性质的意义,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则对所有制的革命性改造和整个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化起到巨大的能动反作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二者之间会逐渐形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无论从历史还是理论的逻辑来看,"两个决裂"都来自于"两个必然",是"两个必然"的固有之义。"两个决裂"与"两个决不会"之间也存在着历史的和辩证的关系,后者是对"两个必然"的深化和细化以及完善和发展,只是表明了前者的历史复杂性和曲折性,更加表明了共产党人自觉的历史能动性的重要性。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两个决裂"的历史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共产党人永葆初心,恒守信仰,"两个决裂"终将成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实践主题。
吴文新
关键词:两个决不会
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关系论争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021年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十分熟悉的概念,对两者间关系的讨论,是理论界长期存在且争议不断的论题,也反映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过程中始终被关注的一些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应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李美茹
浅析“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2021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概括,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理论,则强调了人的认识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因此它是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补充。
张朋
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两个决不会"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个社会形态只要其生产关系还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个社会形态的灭亡就不会立即出现;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指的是所有该社会形态国家的整体的生产力状况,不是仅仅指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或者几个国家的生产力。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只要是在物质存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条件下,与这种物质条件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就会产生,"物质存在条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力。正确理解了"两个决不会"原理,我们就能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
辛向阳
关键词:社会形态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逻辑建构、理论贡献及其实践意义
2021年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伟视阈,通过对生产力范畴的哲学思辨,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科学之基:社会变革必须以物质生产力为根本衡量指标、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匹配为根本旨归。“两个决不会”重要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上均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理论上,其既深化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同时又支撑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向度;在实践上,其不仅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直接依据,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两个决不会”思想通过对社会形态内在规律的客观揭示,奠定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田重
关键词:生产力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作者

涂金坤
作品数:2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
研究主题: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劳动力资本 两个决不会 生产力
张伟
作品数:234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两会 专访 经济周刊 金融危机 总裁
陈国富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经济增长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石镇平
作品数:31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观 列宁 新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
秦益成
作品数:22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环境问题 中国模式 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