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1篇“ 专制集权“的相关文章
- 民主开放促发展,专制集权致落后——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为例谈教学立意
- 2024年
- 教学立意,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作为统领整节课内容和精神的中心所在,教学立意落对历史教学十分重要,宏观上可视为历史教学取向或主旨的再现,在承载历史内涵与价值的同时,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客观上,可以使教师引导不同梯度的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教学立意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意图及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与构思,对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赵雪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立意
-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课教学设计
- 2016年
- 教学内容分析'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课的内容主要是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来介绍政治制度的发展。课程标准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臵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与能力方面:(1)
- 薛其强
- 关键词:专制集权军机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历史使命感教学设计
-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专制国家”图景——专制集权国家的制度构成与社会条件被引量:1
- 2013年
-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对法国君主专制的具体分析中,勾画出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一些共同特点:它以社会资源的某种"自由流动"、特别是小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经济基础,以对"全能国家崇拜",以及民众的自私、精神"碎片化"为思想文化基础,以中央集权的官僚制为组织手段与制度要件,进而形成一种没有法律、制度等"正式约束"的君主集权。本书可谓一部研究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经典之作。
- 张星久
- 关键词:《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央集权制
-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以岳麓版《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课为例
-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育教学评价和课程管理政策六个方面都较之前有较大进步。中学历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提高其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 王小伟
-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教材史料
- 浅析袁世凯重塑专制集权之败——洪宪帝梦的破灭
- 2012年
- 民国初期,封建专制制度虽然逐渐瓦解,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却因基础薄弱而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序混乱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袁世凯政治上的专制集权,更甚者,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的一系列手段与措施,试图借用中国传统的帝制权威来稳定和延续中央集权政权,但这明显突破了社会的合法性限度,进而导致了洪宪帝制的终结。
- 朱姣姣
- 关键词:袁世凯洪宪帝制
- 专制集权的明清盛世
- 白逸琦著
- 关键词:清明
- 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被引量:5
- 2004年
- 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形成于一个较为封闭的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它经历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隋唐至宋元的发展期和明清的强化期三个阶段。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不仅使中国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统一,也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西方列强的入侵动摇了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基础。经过百年来的改造,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 赵学聪
- 关键词:专制制度
- 我国古代专制集权体制下的财政预算和决算被引量:3
- 1996年
- 财政预算和决算属于国民经济管理的范畴。预算即在一年或一定时期之初计划安排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决算即在一年或一定时期过后总结清算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越到近现代国家的财政预算和决算进行得越细致严格,越在古代进行得越粗略。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分裂和统一王朝的极为腐朽黑暗的时期外,每个统一王朝都有全国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不仅制度化,而且有着明确的指导原则。所以如此的原因,就在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不仅需要庞大的财政收支,需要严格的计划和清算,并且有能力进行计划和清算。
- 邢铁
- 关键词:财政预算财政决策
- 商品经济与战国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被引量:3
- 1992年
- 长期以来,在论述古代中国乃至整个古代东方社会的专制主义特征时,有很多学者都把形成和维持这一特征的基本原因之一,归于商品经济的不发展。 这一观点,固然有其正确之处。无可怀疑,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基础,乃是自给自足的、分散的小农家庭经济。对此,马克思在其名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做的精辟阐述,是大家所熟悉的。而商品经济侵蚀、瓦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邵鸿
- 关键词:商品经济专制王权封建国家商品货币经济土地私有制专制集权
- 宋孝宗加强专制集权浅论被引量:5
- 1989年
- 北宋灭亡后,随着南宋政权在江南逐步稳定下来,高宗朝已建立起一套既能适应偏安政局,又便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体制。但是,由于秦桧利用高宗向金朝妥协乞和的弱点,挟主立威,垄断朝政,成为南宋历史上的第一大权相。秦桧专政对高宗朝皇权造成的危害,为孝宗加强集权提供了最直接的历史借鉴。本文拟就孝宗朝集权政治的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并联系孝宗朝在南宋历史上的地位,对这种集权政治的作用予以适当的评价。
- 王德忠
- 关键词:集权政治专制集权历史借鉴台谏枢密院周必大
相关作者
- 吴显庆

- 作品数:57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辩证法思想 政治 哲学基础 《晏子春秋》 《管子》
- 乐文华

- 作品数:20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刘敞 李觏 熙丰变法 宋神宗 经学思想
- 江连山

- 作品数:19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
- 研究主题:官制 淡薄 历史地位 国君 历代
- 马世年

- 作品数:64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韩非子》 学史 文体学意义 古赋 先秦
- 王霞云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给事中 君主 专制集权 清代 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