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篇“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相关文章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乡村性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认识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各产业地生产总值相对比重指标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县域划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基于此,选取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产出率、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比、高速公路密度、广播电视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判断各县域的乡村性。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矿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仅有3个,乡村性显著的有两个县;均衡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居中的县域有4个,乡村性强和显著的也有4个县;第一产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乡村性强或显著。最后,明确了各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李孝坤王述维
关键词:农村经济学县域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从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出发,以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和经济生态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奉节、巫山、巫溪和城口的生态系统健康属于"不健康"等级;万州、忠县、丰都、武隆、石柱、垫江、梁平、开县和云阳处于"亚健康"等级;秀山、酉阳、黔江和彭水处于健康等级。通过分析,明确了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秦趣张美竹杨琴张绪清
关键词:评价指标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将其划分为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5个等级,进而运用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位及交通3者是造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远离重庆主城、海拔高、坡度大的山,交通通达性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县域协调发展,应首要解决交通问题。
何春燕薛鹏刘邵权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研究
三峡库区成库以来,在国家和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库区经济、环境、社会建设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和谐。但是,在库区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库区的发展,旧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新的...
廖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库区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与乡村性评价——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例被引量:32
2013年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认识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各产业地生产总值相对比重指标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县域划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等乡村发展类型;并以之为基础,选取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产出率、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比、高速公路密度、广播电视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判断各县域的乡村性。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矿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仅有3个,乡村性显著的有2个县;均衡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居中县域有4个,乡村性强和显著的也有4个县;第一产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乡村性强或显著,可见,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乡村性总体较强。最后,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方向,一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现代化水平和乡村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使乡村和农民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要素增值致富,增强乡村持续发展能力。
李孝坤李忠峰翁才银王述维
关键词:县域乡村性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评价,以期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秦趣尹纳娜冯维波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成分分析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基于域产业特质的企业品牌策略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例
2012年
域产业特质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来源,对域产业内企业的品牌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品牌的建构过程中应该对它们给予充分的考虑。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例,从地域条件、产业状况和域品牌三个方面研究库区库区产业及两者的特质情况,结果表明:创建品牌、依靠品牌塑造产品的差异化才是企业增强竞争力、提升利润的有效途径。
李佛关
关键词:特质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的研究及政策建议
2011年
本文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等特点,对其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得出三峡库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结论。而产业转型是实现三峡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可将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结合起来。通过产业转型的生态管理方法,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将产业的发展与山生态建设相一致,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了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孙宗亮吕凤姣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38
2011年
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PSR框架模型的发展,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权重,运用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该域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0.134(敏感级)升高至2006年的0.269(临界安全级),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呈好转趋势,土地所受的生态压力整体上有所加大.现有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对现有土地生态问题的治理.现阶段土地的生态压力依然严峻.对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进行分析显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状况已进入快速改善阶段.
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该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县域的发展水平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及发展对策。结果表明:该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相对地分为高、中、低三类。因此,在未来应加强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赵文婷苏维词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相关作者

苏维词
作品数:364被引量:3,830H指数:30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石漠化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
张凤太
作品数:87被引量:885H指数:1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喀斯特地区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 水资源 农业
陈书卿
作品数:8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屏障 景观指数
谢代银
作品数:23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 企业 三峡库区
刘本荣
作品数:2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奉节县委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库区 贫困地区 农民收入 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