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0篇“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相关文章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生成--协同治理分析视角
- “烟草大流行”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非传染性疾病持续地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破坏性。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引起了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对全球烟草控制的关注。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烟草...
- 华晗悦
-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协同治理全球治理世界卫生组织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机制研究
- 条约通过之后,通常都会设立相应的履约机制,以保障其有效实施。其中,多数人权公约与环境协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其成功经验被多次借鉴,即以条约明确授权的方式对履约机构和具体制度做出规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不例外。目...
- 武西娇
-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机制
- 文献传递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美两国控烟成效影响的对比分析
- 据统计,如果烟草消费得不到控制,那么估计整个21世纪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0亿。《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油然而生,该《公约》是第一部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性烟草控制的法律,于2003年,得到各缔约国的一致通过,2005年...
- 黄妍
-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控烟
- 文献传递
- 浅析《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地方立法中的适用
- 2016年
- 2015年5月31日,为了表彰北京市在控烟立法中的突出贡献,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授予北京市"世界无烟日奖",称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无烟环境方面,最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严格的一部控烟法规。本文作者根据北京市控烟立法实践,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公约》在地方立法中的适用问题。《公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也是针对烟草控制的第一个世界范围的多边协议。它以保护公众健康为宗旨,致力于为各个缔约国提供一个实施控烟措施的框架,以降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接触的幅度。
- 李曼
- 关键词:烟草控制世界无烟日立法法禁止吸烟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与地方控烟立法被引量:1
- 2015年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也是针对烟草控制的第一个世界范围的多边协议。它以保护公众健康为宗旨,致力于为各个缔约国提供一个实施控烟措施的框架,以降低烟草的使用和“二手烟”接触的幅度,使当代和后代人免受烟草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于2005年8月28日批准了《公约》,并于2006年1月9日正式生效,是对我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 李曼
-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控烟国际条约《公约》公共卫生法律效力
- 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看我国烟草控制
- 吸烟有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从上个实际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着手准备治理全球烟草危害蔓延的问题。在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动议》的建议并于2006年通过决议提议。通过各个国家及地区群...
- 周佐宁
-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教育
- 文献传递
- 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烟草业发展的影响及需采取的措施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烟草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空间,但不能因为有威胁,而否认中国烟草的优势,应提高对《公约》的认知程度,抓住其给中国烟草业带来的机遇。要认识到控制烟草的生产和消费既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需要,...
- 马钰超
- 关键词:市场营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 文献传递
- 中国七省份对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执行情况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从机构开展工作的角度评价中国7个省份对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的执行情况.方法 2010年和2012年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中国7个省份的医院、学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交通场所作为调查对象,共901个.采用知情人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法了解其对《公约》的执行情况,对无烟环境创建、控烟知识传播和培训,以及戒烟相关措施实施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无烟环境创建方面,各类机构差异明显,其中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全面无烟政策的比例较高,在2012年分别为83.3% (111/192)、81.6% (146/179)和66.5%(121/182),与政府机构(32.4%,33/102)和公共交通场所(25.0%,27/1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93,P<0.01).控烟知识传播和培训方面,开展控烟宣传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比例由2010年的78.1%(150/192)上升至2012年的100.0% (192/192)(χ2=42.00,P<0.01).针对媒体进行控烟培训的卫生行政部门所占比例较低,仅为11.8%(22/187),低于针对卫生行政部门单位内部进行培训的比例(67.7%,128/189)(χ2=413.99,P<0.01);戒烟相关工作上,为员工提供戒烟帮助、开展戒烟技巧培训或开设戒烟门诊的被调查机构所占比例分别为41.1% (312/760)、55.6%(104/187)和45.9% (89/194).上海市在多项指标上工作开展情况均较好,28所学校中的27所均实施了全面无烟政策,而江西26所学校中仅3所有此政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1).控烟健康教育课程指标,上海24所学校全部达标,浙江29所中有23所达标,最低为江西,26所中仅12所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P<0.01).结论 中国7省份的5类机构对《公约》的执行有不同程度进展,但还需进一步推进公共交通场所等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媒体的控烟培训,以�
- 张晓畅万霞杨功焕
- 关键词:烟草流行病学
-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商标权的限制被引量:1
- 2014年
- 旨在促进全球烟草控制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对烟草制品的包装和标签以及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作了诸多限制,主要表现为强制禁止与强制使用某些信息、淡化烟草制品包装的显著性、禁止品牌延伸与品牌共享,等等。这无疑是对烟草制品商标取得与使用的严苛限制,其正当性依据是公共健康保护。这种限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透明度原则、程序合法原则等,否则,就可能构成对商标的间接征收。
- 魏振华
- 关键词:FCTC商标权权利限制
-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的内化被引量:9
- 2014年
- 烟草使用是全球公认的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降低烟草对健康和经济的破坏性影响,2003年全球性公共卫生条约《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获得通过,2006年在中国正式生效,中国开始了对"FCTC"的内化之路。既有国际规范内化理论难以对像"FCTC"这种涉及社会民众参与的国际规范内化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在既有国际规范内化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包含国家层面和社会双层评价指标在内的国际规范内化理论分析框架,对以"FCTC"为代表的涉及民众参与的规范内化进行解释。
- 孙晓
- 关键词: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