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7篇“ 《史通》“的相关文章
- 史通
- 《史通》,共20卷,分内、外篇,各10卷。内篇39篇,阐述史书的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流传下来的只有49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 (唐)刘知几撰
- 关键词:史学理论唐代
- 史通
- 《史通》内外篇20卷,49篇,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要籍。本书选28篇,以影响颇广的《史通通释》为底本,对生僻字次、历史事实等内容详加注评,力...
- 张三夕
- 关键词:《史通》史学理论唐代注释
- 史通
- 《史通》共二十卷,包括内篇十卷三十九篇和外篇十卷十三篇,合计五十二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大约在北宋时已亡佚,今仅存有四十九篇。另有《序录》一篇,相当于全书的总序,是刘知己叙述其研究史学的经过及...
- (唐)刘知几撰
- 关键词:史学理论唐代
- 史通
- (唐)刘知几著
- 关键词:史学理论
- 史通
- 齐豫生等主编
- 史通
- (唐)刘知几撰
- 关键词:史学理论唐代
- 史通
- 11010702
- 刘知几
- 关键词:史学理论文史唐代清代
- 浦起龙没有见到《史通》宋本吗?
- 2025年
- 浦起龙在编修《史通通释》的过程中,不但见到了影宋抄本即宋本《史通》,而且还以之为校勘底本。否认《史通》曾经存在宋刻本、认为浦起龙未曾见到宋本《史通》的说法,根据不足,论证乏力,不能取信于人。
- 王嘉川
- 关键词:《史通》宋本底本
- 黄叔琳《史通》注释的学术成就
- 2024年
- 黄叔琳对《史通》的注释,由其个人“补注”和所录王惟俭《史通》注释两部分组成。在其个人“补注”部分,黄叔琳进行了注人、注书、注字词名物、注历史典故诸方面的工作,是补加王惟俭所未注者,具有多重价值。其所录王惟俭《史通》注释,并非是对王惟俭注释的直接移录,而是对其进行了补充、节略、修改、删除、加入新注和移动位置等方面的处理,经他整理之后的注释,成效明显高于王氏原注,确实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并很大程度地代表了他个人注释《史通》的成就。而比较黄叔琳与郭孔延、浦起龙的注释可知,三者各有优劣,可相互补充,但不可互相替代,它们都是《史通》注释不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黄叔琳《史通》注释虽然重在对王惟俭注释的删繁补遗,但也非常值得关注。
- 王嘉川周子淳
- 说“疑惑”——论《史通》关键词的文化批判精神被引量:1
- 2024年
- 刘知几将自己的史学批评概括为与夺、褒贬、鉴诫和讽刺,此四种批评的内在精神均为批判性“疑惑”。刘知几的批判性“疑惑”是全方位的:既深度地贯穿古今,又细密地网罗经史;既有商略圣贤的胆量,又有发明新论的卓识。刘知几疑《尚书》、惑《春秋》、批评《史记》《汉书》和百家诸子,在讥往哲、述前非的前提下总括万殊、包吞千有,以独特的志气、功力和主张立言创典,建构自贵意识。《史通》的“疑惑”洞悉利病,工诃古人,其骨岸然,其味油然,其鲜明而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既导夫先路又启迪后人。
- 李小兰
- 关键词:《史通》疑惑
相关作者
- 史通

- 作品数:30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配线架 内线 保安单元 电缆 放电管
- 史通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 高校武术教学 武术 问题及改革 运动性疲劳
- 史通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教学热情 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环境 美式 无人机技术
- 史通

-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Β-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里氏木霉 混合发酵
- 史通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成本管理 本土酒店 管理研究 酒店业 酒店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