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79 篇“ Β淀粉样蛋白 “的相关文章
一种表位嵌合的β淀粉 样 蛋白 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位嵌合的β淀粉 样 蛋白 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其包含Aβ1‑42以及Aβ1‑42的1‑15位B细胞表位。本申请的表位嵌合的β淀粉 样 蛋白 通过柔性连接Aβ1‑42以及Aβ1‑42的1‑15位B细胞表位充分暴露有效... 卢帅 宋文俊 李月 孙宇天β淀粉 样 蛋白 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 2025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神经变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细胞外β淀粉 样 斑块沉积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 样 蛋白 (amyloid β-protein,Aβ)沉积被认为是AD病理发生的初始和核心事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于AD的早期诊断、药物开发和临床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PET和体液生物标志物分别提供独特且完整的信息,Aβ PET可以检测AD患者脑内Aβ斑块负荷和空间分布,体液生物标志物反映了在检查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浆分析物的实际浓度。本综述总结了Aβ PET和Aβ体液生物标志物在AD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预测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金 卫一丹 周知 富丽萍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 样 蛋白 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 样 蛋白 (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朱侣明 侯军文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大脑皮质 淀粉样物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血清β淀粉 样 蛋白 1-42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库,应用间接法建立本实验室血清β淀粉 样 蛋白 1-42(Aβ1-42)参考区间,并验证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LIS数据库中2019—2023年体检人群的血清Aβ1-42检测数据。采用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使用统计软件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并分别比较性别和年龄的组间差异。非正态分布数据使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区间,并与现用的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比较,计算其相对偏差和参考变化值(RCV)。验证依据为基于生物学变异度的RCV。另外,从2024年表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数据对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应用验证。结果Aβ1-42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β1-42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6岁人群Aβ1-42的参考区间(≤106pg/mL)与试剂厂家参考区间(≤110.0pg/mL)很接近,相对偏差为3.6%;56~65岁人群参考区间(≤97pg/mL)相对偏差为11.8%;55岁以下人群参考区间(≤89pg/mL)的相对偏差为19.1%。所有年龄段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75.8%)。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自建参考区间的符合率均≥95%。结论性别对Aβ1-42水平无显著影响,而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按年龄段建立参考区间更为合理。 李全双 程星 岳婵娟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β-羟基丁酸改善β淀粉 样 蛋白 1-42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能量障碍 2025年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脑能量障碍,近年来基于酮体干预的脑能量拯救策略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β-羟基丁酸能否改善β淀粉 样 蛋白 1-42(β-amyloid protein 1-42,Aβ_(1-4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能量障碍。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β-羟基丁酸组、Aβ_(1-42)组、Aβ_(1-42)+β-羟基丁酸组。使用相应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的存活率、ATP水平、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Na^(+)K^(+)-ATP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Aβ_(1-42)组HT22细胞的存活率、ATP水平、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Na^(+)K^(+)-ATP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β_(1-42)组相比,Aβ_(1-42)+β-羟基丁酸组HT22细胞的存活率、ATP水平、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Na^(+)K^(+)-ATP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5),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β-羟基丁酸提高了线粒体生物能量功能和细胞存活率,最终改善了Aβ_(1-42)诱导的HT22细胞能量障碍。 叶育采 付朝晶 李燕 李欣儒 柴世凡 蔡红艳 王昭君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三磷酸腺苷 一种抗β淀粉 样 蛋白 的单链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β淀粉 样 蛋白 的单链抗体及应用,具体涉及检测阿尔茨海默症血液外泌体标志物Aβ1‑40及Aβ1‑42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含三种针对β淀粉 样 蛋白 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链抗体。本发明共获得3种针对β淀粉 样 蛋白 不... 周小进 姜晖 陈卓友 裴兵苓桂术甘汤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内化降解β淀粉 样 蛋白 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观察苓桂术甘汤(LGZGT)含药血清对β淀粉 样 蛋白 1-42(Aβ_(1-42))诱导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模型的影响,探讨LGZGT对Aβ的吞噬及降解作用。方法:以Aβ_(1-42)诱导AS建立AD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GZGT低、中、高剂量(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1.2、2.4、4.8 g·kg^(-1))、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0.5 mg·kg^(-1)),模型组加入Aβ_(1-42),终浓度为10μmol·L-1,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均加入10%的含药血清。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LDH活力;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蛋白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β相关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DE)、组织蛋白 酶D(CTSD)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组织蛋白 酶B(CTSB)的荧光强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Aβ_(1-42)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AS活力下降,且不同浓度的Aβ_(1-42)对AS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的LDH活力明显升高(P<0.05),且细胞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且延长,细胞相互聚集成团,提示细胞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LGZGT-L、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细胞LDH活力显著降低(P<0.01);给药后,LGZGT-M组、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细胞胞体肿胀有所改善,细胞突起短,细胞聚集结团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DE、CTSD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M、LGZGT-H含药血清组能够明显上调IDE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LGZGT-L、LGZGT-M、LGZGT-H、盐酸多奈哌齐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上调CTSD的表达(P<0.01);与正常组比 高敏 陈晓婧 田清蓉 凌云 周西彬 周春祥关键词:痰饮 β淀粉 样 蛋白 寡聚化的抑制剂及其治疗用途 公开了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在有此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和/或预防与β淀粉 样 蛋白 生物活性相关的疾病或障碍的方法。所公开的化合物包括环己烷1,3‑二酮,其可以抑制β淀粉 样 蛋白 的一种或... R·B·斯尔韦尔曼 W·L·克雷恩 E·A·约翰逊基于磁共振成像的β淀粉 样 蛋白 浓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β淀粉 样 蛋白 浓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采集未干预的小鼠模型的脑部MR‑CEST图像作为模片;S2、采集引入PiB探针的小鼠模型的脑部MR‑CEST图像,作为注射后图像;所述引入PiB... 吴仁华 陈蓓蓓 庄彩玉 关计添 张晓磊 郑欣慧 陈粤 林艳转甲状腺素蛋白 抑制β淀粉 样 蛋白 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转甲状腺素蛋白 (transthyretin,TTR)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表现在TTR能抑制β淀粉 样 蛋白 (amyloid beta protein,Aβ)的病理性聚集。本工作将从分子层面上探究TTR与Aβ的作用机制,揭示TTR对A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蛋白 质-蛋白 质对接用于探究不同结构形式的TTR与Aβ的作用模式,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来探究二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结果TTR四聚体及单体均能与Aβ单体作用,TTR四聚体的甲状腺素结合通道是Aβ单体的主要结合部位。此外,TTR四聚体的EF螺旋、EF loop同样 能够结合Aβ单体。当TTR四聚体解离后,TTR单体的内部片层疏水部位暴露,该部位对Aβ单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TTR与Aβ聚集体作用,由于TTR单体与Aβ聚集体均为富含β折叠的结构,使得二者能够共聚集形成聚合度更高的聚集体,从而降低Aβ聚集体的细胞毒性。结论TTR四聚体和单体通过“扣押”Aβ单体来抑制Aβ的聚集,TTR单体与Aβ聚集体形成高聚合度复合物来降低Aβ聚集体的细胞毒性。本工作为基于TTR神经保护作用的抗AD药物设计和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周双艳 黄垚心 李鑫 白佳慧 袁帅关键词:转甲状腺素蛋白 神经保护作用 Β淀粉样蛋白 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