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1篇“ ^40AR/^39AR年代学“的相关文章
- 青藏高原东北缘白银矿田表生黄钾铁矾^40Ar/^39Ar年代学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常见的表生矿物. 对表生黄钾铁矾进行精确的^40Ar/^39Ar定年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不仅可以直接限定大陆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和历史,而且可为区域古气候演变和构造隆升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信息.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白银矿田折腰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表生黄钾铁矾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为祁连山地区新生代古气候条件的分析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 折腰山矿床的表生黄钾铁矾主要有两种产状:一种是赋存于风化壳顶部坡积物中的块状黄钾铁矾,另一种是风化壳中切割容矿岩石的脉状黄钾铁矾. 块状黄钾铁矾具有板状晶形,K2O含量为8.21wt%-8.31wt%,两个样品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41.2±0.4和37.1±0.3 Ma,对应的δD值分别为-156‰和-133‰,δ^18OSO4值为2.5‰和2.6‰. 脉状黄钾铁矾具有六方双锥状晶形,K2O含量为2.44wt%-2.72wt%,两个样品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3.3±0.1和3.2±0.1 Ma,对应的δD值为-160‰和-158‰,δ^18OSO4值是2.5‰和2.8‰. 黄钾铁矾的^40Ar/^39Ar年龄和H-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矿床至少在始新世中期就已隆升到地表并接受了长期的化学风化和矿床的次生富集,其中晚始新世和晚上新世的2次风化事件记录了白银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2次相对湿润的气候,且晚上新世比晚始新世的温度低. 对祁连山地区硫化物矿床风化壳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有可能为祁连山和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气候变化和矿床次生富集等重要地质事件提供制约.
- 陈蕾李建威
- 关键词:黄钾铁矾^40AR
- 柴北缘锡铁山榴辉岩退变质成因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技术,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榴辉岩退变质作用形成的榴闪岩和斜长角闪岩之角闪石进行了定年分析。09NQ44Amp来自榴闪岩,各阶段表观年龄(以现代空气氩^40Ar/^36Ar比值295.5扣除非放射性成因^40Ar)构成了单调下降的阶梯状年龄谱。在反等时线图解上,2~4阶段数据点和5~18阶段数据点分别构成了两条等时线,等时年龄分别为427.6±10Ma和425.1±2.6Ma,对应的初始40Ar/36Ar比值则分别为435.2±6.1和705.3±13。角闪石09NQ43Amp来自榴辉岩强烈退变质作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也获得单调下降的年龄谱,在反等时线图解上其数据点3~6阶段和7~16阶段分别构成了两条等时线,等时年龄分别为418.9±2.9Ma和418.1±2.1Ma,对应的初始40Ar/36Ar比值则分别为493.7±2.8和685.8±34.3。等时线截距值高于现代大气40Ar/36Ar比值,表明角闪石中含过剩40Ar。同时,由低温和中-高温阶段加热数据点分别构成两条等时年龄基本一致,截距值却明显不同的等时线,表明在角闪石热力学性质不同的源区,存在两期明显不同且未混合的初始捕获Ar组分。等时年龄425~418Ma代表的是锡铁山榴辉岩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等时线图解法虽然有效的校正了角闪石中的过剩40Ar,但仅根据表观年龄图谱和等时线图谱还无法清晰判断过剩40Ar在角闪石中的赋存状态,有待进一步探讨。
- 胡荣国王敏Jan R WIJBRANSFraukje M BROUWER邱华宁
- 关键词:角闪石
-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 2013年
-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新近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内的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蚀变钾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18133±0160)Ma,反等时线年龄为(118149±0174)Ma(初始40Ar/36Ar=28611±814),表明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钾化蚀变年龄为118-119 Ma;蚀变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1161±0167)Ma,反等时线年龄为(12111±210)Ma(初始40Ar/36Ar=279±19)。由于蚀变绢云母测试样品内可能混入了斜长石,受其影响,蚀变绢云母测年结果的下限可能代表了该矿床绢英岩化蚀变年龄。这些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与波龙矿床的成岩年龄值和成矿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的钾化和绢英岩化与成岩、成矿同期,该矿床的岩浆-热液活动过程的时限为121-118 Ma。
- 祝向平陈华安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李玉彬李玉昌卫鲁杰刘朝强
- 关键词:40AR/39AR年龄钾长石化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湖北大冶与矽卡岩型铁矿床有关的铁山岩体中黑云母、角闪石^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重要地区之一,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Cu-Fe-Au-Mo多金属成矿区带。鄂东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岩体年龄及岩体热年代学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湖北大冶与矽卡岩型铁矿床有关的铁山岩体中的黑云母与角闪石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岩体进行了成岩时代的研究,获得了黑云母、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3.0±1.0)Ma、(137.0±2.0)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3.4±1.5)Ma、(137.3±1.6)Ma,结合前人的资料,认为黑云母、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铁山岩体的成岩时代,结果与鄂东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岩体年龄一致。与铜陵地区主要成矿岩体年龄对比,利用岩体冷速率与成矿关系以及小岩体成大矿的原理,铁山岩体冷速率偏高,成矿规模一般与冷速率呈反相关,但可能由于其有着特殊的生长结构,浅部小侵入体可以得到一定深度岩浆房的成矿流体和热能补充,以致会出现"小岩体成大矿"的现象。同时,在结合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矿床同位素年龄资料基础上,可以推断出鄂东南地区早白垩世矽卡岩铁矿床形成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
- 瞿泓滢裴荣富姚磊王永磊王浩琳
- 关键词:成岩成矿作用
- ^40 Ar/^39 Ar年代学数据处理软件ArArCALC简介被引量:19
- 2009年
- ArArCALC是40Ar/39Ar法数据处理专业软件,A.A.P.Koppers以Visual Basic编写的Microsoft Excel"宏",在Windows95—Vista系统上均可运行。经过不断改进,ArArCALC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的软件,可全面进行40Ar/39Ar数据计算,包括回归时间零点值、坪年龄、全熔年龄和等时线年龄计算并自动作图,给出分析误差、内部误差和外部误差。更重要的是,ArArCALC能将原始数据、各种参数、计算结果和图件以可编辑的Excel格式给出。ArArCALC交互性强,用户可随时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改,重新计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鉴于上述优点,特此引荐ArArCALC。
- 张凡邱华宁贺怀宇杨列坤苏菲王英吴林
- 关键词:数据处理
- 火山碎屑岩激光^40Ar/^39Ar定年研究:以浙东磨石山群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火山碎屑岩由于其复杂的物源使得诸多年代学方法难于适用.透长石激光单颗粒熔融40Ar//39Ar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混入的老物质和遭受后期蚀变的矿物,因而使得年龄测定更为准确和精确.侧重碎屑岩激光40Ar/39Ar定年方法探讨,对浙江东部磨石山群的火山碎屑岩进行了测定,获得一些初步结论,其中茶湾组底部的年龄为(113.7±0.3)Ma,西山头组下部为(116.4±0.4)Ma,高坞组底部为(118.4±0.4)Ma.这些年龄结果比原来认识的要年轻,并且这些巨厚的火山沉积地层是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形成的.
- 杨列坤王非沈加林陈荣邢光福
-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磨石山群
- 风化壳^40Ar/^39Ar年代学研究意义:进展、问题与展望被引量:5
- 2008年
- 风化壳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的环境和物质记录,其组成、厚度、成熟度、保存程度等是古气候条件、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的直接反映。风化壳的形成年代是风化壳研究的关键内容,精确的风化壳年龄数据是查明一系列区域甚至全球事件的重要途径。风化壳中次生矿物(主要是钡硬锰矿族矿物和明矾石族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首次实现了对风化壳和风化作用的直接和精确定年,所获得的年龄数据为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区域古气候古环境恢复、化学风化历史与矿床次生富集过程及新构造运动和山脉隆升历史等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风化壳中次生矿物定年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化壳剖面取样的不完整性,有可能使风化壳的年龄分布变得相当复杂,导致对化学风化历史、风化壳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等的认识出现困难。为此,必须开展对风化壳的详细野外地质研究和精细取样,并综合采用多种先进测试手段,才能获得可靠的风化壳年龄数据。在对风化壳年龄数据进行解释时,还需要系统分析多种地质、环境资料(如古生物、盆地沉积物等),才可能获得有意义的地貌、构造和古气候信息。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色风化壳中含有丰富的钡硬锰矿族矿物,是研究该区新生代以来化学风化、大规模次生富集成矿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的理想对象。
- 邓晓东李建威陈蕾张伟颜代蓉
- 关键词:风化壳^40AR/^39AR年代学次生矿物古气候
- 华北东部早白垩世花岗岩侵位的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激光^40Ar/^39Ar年代学证据被引量:34
- 2008年
- 早白垩世古道岭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半岛,主要由三种岩石组成,分别为庙岭变形闪长岩、万家岭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古道岭中粒二长花岗岩及其所含的细粒镁铁质包体。其中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的变形组构,其片麻理方向与围岩万福糜棱岩相同,表明该岩体为同构造岩体。利用单颗粒激光^(40)Ar/^(39)Ar 年代分析方法测定的岩体不同岩相和糜棱岩中单矿物(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的^(40)Ar/^(39)Ar 年龄表明,古道岭岩体边缘相和围岩糜棱岩在早白垩世(120~113Ma)共同经历了变形、变质作用,揭示了在早白垩世时期该区的快速冷却(抬升)历史。这一地质事件遍布辽东半岛,乃至华北克拉通东部,并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大面积拉伸盆地的形成、大规模金成矿作用、A 型花岗岩的就位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同期,是华北东部早白垩世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强烈减薄作用的浅部地壳响应。
- 杨进辉吴福元钟孙霖罗清华
- 关键词:辽东半岛岩石圈减薄
- ^40Ar/^39Ar年代学国际国内标样的对比标定被引量:21
- 2005年
- 对四个40Ar/39Ar年龄测定中常用的国际标样Ga1550,MMhb-1,Lp-6,Bern4M(以Ga1550为基准样)和一个国内标样BT-1(以Lp-6为基准样)进行了对比标定.不同样量的重复测定论证了MMhb-1样品的不均匀性,得到了该样品的年龄平均值为519.8Ma;Bern4M和Lp-6的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稳定的40Ar*/39Ark(F值),所得的年龄结果接近它们的K-Ar年龄值:Lp-6=127.7Ma;Bern4M=18.2Ma;BT-1的年龄谱、Ca/K和Cl/K谱以及反等时线的分析表明,这一样品的化学相均匀稳定,样品封闭良好,初始Ar组成接近大气值,年龄值重复性好且稳定,它的全熔年龄、阶段升温总气体年龄、坪年龄和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2σ)范围内无差别,本研究推荐28.7Ma为BT-1的标定值.讨论了北京49-2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通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反应堆中子通量梯度变化大且不稳定,须较多的标准样进行监测;测定了该反应堆37ArCa和39ArK的产率比系数(Ca/K转化系数)为1.78,该值不同于以前报道的2.0,这可能和后期49-2反应堆的改造有关.
- 王非贺怀宇朱日祥桑海清王英兰杨列坤
- 关键词:^40AR/^39AR年代学^40AR/^39AR年龄标样等时线年龄不均匀性
- 西藏丁青蛇绿混杂岩^40Ar/^39Ar年代学被引量:19
- 1997年
- 西藏丁青蛇绿杂岩中新发现有辉长质碎斑糜棱岩块,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关系,糜棱岩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环境为洋盆消减的壳幔过渡带高温剪切带。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获得的糜棱岩基质普通辉石坪年龄为197.3±3.3Ma。这一结果与邻区前人所获变质橄榄岩下盘动变质晕角闪石K-Ar年龄值179Ma接近,与蛇绿混杂岩带被中、上侏罗统不整合覆盖的地质关系吻合一致。
- 游再平
-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糜棱岩辉石年代学